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1/27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41》

完全的臣服到幾乎要消滅掉自己的程度,才可以超越大部分的求道者。糖不能被糖所嚐、所享用,你必須將自己變成一隻螞蟻,才能陶醉在食物中。 摩陀婆 (Madhvacharya)說人的這種渴望應該被滿足,他宣稱個體靈魂會與宇宙始終保持分離,不會融合。 在「非二元性」當中,智慧的靈光一閃指出,僅僅只有自性存在,所有其他是迷惑的表象。「特別的非二元性(visishtaadwaita)」假設河流是海洋不可缺的一部份;「二元性」指出喜悅來自敬拜,敬拜就足以汲取神賜的恩典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1/28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42》

只要一個人還活著,他便可以渴望去過一個快樂而健康的生活。健康的身體帶來健康的思想。因此,要好好照顧你的身體,並且時時刻刻觀想那無我、清淨常住的自性原理。你是社會的一份子,你的福祉有賴於社會的福祉。那麼,去渴望眾生皆幸福吧!你應該時時祈禱:願眾生幸福快樂!(Samasta Loka Sukhino Bhavantu!) 要建立起平常心,遠離狹隘的思想,培養廣闊的感情,以便能體驗到至福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1/29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43》

要為貧困者和受壓迫者服務。富有者和有權勢者會有很多僕人,但那些沮喪者、窮苦者及處於困境者,卻得不到任何人的服務。你們要接近這樣的人,向他們伸出雙手而成為他們的朋友,他們的親人,他們最親近的祝福者。他們歡迎你。 如果你試圖把屬靈的道理灌入挨餓者的耳朵裡,那是消化不了的。你首先必須解決他們的肚子問題,將神以食物的形式給他們;將神以衣服的形式給他們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1/30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44》

何謂「正義」?人必須飲水思源,不忘根本。魚從水中來,它不能離水而活。唯有在水裡,魚方能活得自由自在。那麼,人源自何處呢?聖主基士拿在《梵歌》裡宣稱,「寓於眾生之內的永恆性靈,是我存在的一部份。」由此可見,人乃神之一點火花。 他源自性靈(自性)的原則。人若把性靈也忘掉,那他的災難肯定沒完沒了。 所以,決對不能忘掉性靈(自己的來源)。 要對性靈懷持絕對的信心,並把性靈當作生命礎。這是你應該恪守的正義。 你的財富、權勢不能給你任何保障,唯有對性靈的信心,方能給於你護佑。所以,不論你從事任何的工作,你都應該對性靈懷著堅定不移的信心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01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45》

古人練習三種靜默。 第一是言語的靜默,第二是心念的靜默,而第三是無上的靜默。言語的靜默,意謂局限一個人的發言,在於特定的場合和需要。 憑藉這個戒律,過多的話得以避免。 如此,他們說話的威力得以保留和提高,說話的戒律最終也導致真實與坦率。 說實話促進他們思想的淨化,藉此方法,他們得到最高的智慧。所以,在說話上的純淨是不可少的,它必須以克制說話才得以成就。然後就是心念的靜默。心念是一束束的思想與幻想,這些思想必須逐漸減少。如果思想減少,心念自然而然就受到控制,像一個未上發條的時鐘。如果心念的活動減少,阿特曼(Atman,自性)的威力就彰顯出來。結果,智力比感官變得更加活躍。如果言語與心念的控制已經獲得成功,無上靜默的境界就容易實現了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02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46》

慾望是不和平的起因。不淨化心靈,所有慾望只能引領至紊亂騷動。再者,內心的不純淨是許多疾病的源頭。如果心是純淨的,疾病就會遠離。那麼,如何淨化我們的心靈呢?除了保有虔誠的思想,別無其它途徑。所有其他儀式,除了提供短暫的精神上的滿足感外,都是無所助益的。但心念是不容易得到滿足的,它不斷地搖擺而不受控制,你應該做的就是把心念轉向神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03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47》

以愛開始你的一天。一起床,就檢查一下你的思想、計畫、習慣和對人的態度;這些正打算撲向你,並將決定這一整天裡的事物的形態。 在繁雜的人群中,辦別哪些是有惡習的、邪惡的、罪惡的、毒害的;哪一個是天生嗔怒者、靠貪婪滋養者,同時,斷言你不願意受他們的影響和領導。 把你的傾向投向好的、有建設的那一邊,並放下及成為一個,比昨晚睡覺時更加純淨、更加強壯和更加快樂的人,那才是真正的靈修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04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48》

首要任務是淨化你的心靈。只有純淨吸引神。 最強力的磁鐵也難吸引生鏽的鐵釘。鐵釘或許會責怪磁鐵缺少磁性,磁鐵告訴它們,「不論你怎麼說,我一點也不在意。把鐵鏽去除,還你本來真面目,這樣,我才能吸引你。」同樣的,你那生鏽的腦袋充滿邪惡念頭,又怎能吸引神呢?要聽善、視善,要說善意溫馨的話語,並且參與神聖的活動。 只要行為端正,你不必作出要求,神自然會賜福於你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05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49》

...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06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50》

賽的聖愛(Sai Prema)吸引力。你們大家聚集在這裡,原因何在?只有一個理由,你們都是為了某種東西而來,這東西是你所缺乏的,家裡找不到,你的鄉鎮也沒有的,是什麼呢?純淨的聖愛或Sai Prema!那是你們聚集在這裡的主要原因,而不是有人邀請你們來的。你所缺乏的是賽的聖愛或無私的愛。那聖愛只在這裡有,為了尋找它,你們都來了!簡單說,你們來此寻找你們極渴望得到的,而在其他地方又找不到的。既然抱著這樣渴求而來,那就在回去之前盡量收集吧。把這聖愛滿滿地裝在心中帶回去。沒有祂的信徒,巴巴在哪裡呢?沒有巴巴,信徒又在哪裡呢?巴巴與祂的信徒之間是永恆的連繫,兩者是不可分的而彼此是相依的。信徒就是巴巴的生命,同樣的巴巴也是信徒的生命, 兩者擁有同樣的生命氣息。如果你徹底了解這道理,那麼,不論你身在何處,你都會得到巴巴的護佑。那些信心堅定的虔敬者,將不會面對任何困擾。你必定聽過或讀過虔信者化險為夷的事蹟吧!你一定要有一顆純淨的心與不動搖的信念,那才是真正的虔誠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07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51》

每個生命都有神性。自性(Atman)原則存在於人類中和宇宙的萬物間。但我們必須要有純淨和無私的心才能體現這個真理。唯有不斷思考神的話語,你才能體現真理,你的心也因此可以變得純淨與平靜。當你達到這個境界,也意味著你展現神性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08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52》

向你所要執行的行動Namaskar(雙手合十的敬禮)。什麼是合十敬禮?那就是放棄自我的感覚。但今天,這古老文化正被淡忘,而人則依據自己的心意和嗜好來行事,結果,他就難免遭遇不可言喻的痛苦了。當他得面對惡行的果報時,他深感痛苦,但在行動之前,他卻不屑檢討行動的好壞。要明辦是非,三思而後行。不要倉促行事,倉促造成浪費,浪費造成憂慮。快樂或痛苦取決於人的行動,人要面對自己行為的果報。 所以,他應該行必義並以義行來造福人群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09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53》

外界一切皆是內心狀態的反映。你天生的本然情況原是清淨的,由於你追隨世俗的道路,並且以世俗的感受去注滿你的心,你那本來清淨的心便被汙染了。這心始終是清淨、穩固而無私的。它之所以受到汙染的主要因素,是由於不潔的目光、不潔的聽聞和不潔的話語使然。 唯有你以負責任和虔敬的態度,去使用你的五種感官,不看惡,只看善;不聽惡,只聽善;不言惡,只言善;不行惡,只行善;不思惡,只思善,你才能夠保持自性的清淨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10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54》

要節制你的感官,切勿讓世俗慾望汙染你的心。由於你過去諸世的功德善行,你今生獲得了人身,因此,人身難得,切勿錯用它。 人的生命是十分可貴的,要奉行人類價值觀以保持它的價值,這便是佛陀的教誨。人們渴望成就涅槃,但你必須具備一顆清淨心,才有可能成就涅槃。 真正的涅槃在於愛神、畏懼罪惡和社會道德。禽獸不知罪惡是何物,因此它們不必害怕作惡。 但你知道什麼是罪惡,所以你必須有畏懼罪惡之心。去結交善知識,以便為自己的心靈充電,如此,你才會在生命中取得進步,而你的人生才會驅向完美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11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55》

愛的化身!說實話;說話時和顏悦色;不要說使人反感的實話,這三者分別關係到道德、社會和靈性這三方面的評估。人是這三種價值觀的綜合體,若他欠缺這些價值,他便不配稱為人了。正如沒有海浪便不能成為海洋;沒有光線便不能成為太陽;沒有了愛便根本不能成為人一樣 。 海浪是海洋的基本;光線是太陽的基本;而愛則是人的基本。因此,人必須以愛注滿他的生命,他不能仇恨任何人,更不該訴諸暴力。人必須充滿慈悲,滿懷慈悲者,心也。 自我和無邊慾望構成了一個自我的人,他的內心沒有慈悲,便失去了生而為人的價值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12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56》

人不是軟弱無助的。他具有無限潛能,雖然他自己認識不到這點。人們否定靈的存在,因為靈非肉眼所能見。虛空象徵靈,它不具形相,它超越時空,常住不變。《吠檀多》以無屬性、清淨、最終歸宿 、不垢、解脫、自由自在和聖潔的體現來形容它。小宇宙相當於醒時狀態,大宇宙是夢時狀態,而虛空則是熟睡時狀態。虛空是至福的境界,在熟睡中,你體驗到寧靜和至福--靈的至福。作為身(Bhutakasa) 、心(Chitthakasa)和靈(Chidakasa)所結合而成的人類,他具有巨大的力量,但他卻認為自己只是那具身體,因而變得軟弱無助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13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57》

來自身體的一切關係皆有如過眼雲煙。 真理是永恆不變的,這便是Chidakasa,便是靈性。它常住不變,它不具特定形相。 你可以選擇自己所稱心的形相去體驗祂。設想有位母親正在把甜美的飲料分給她的四個孩子,第一位說,他要喝紅色飲料,其餘三位則各要綠色,黑色和白色的。這位聰明的母親便把相同的飲料分別倒進紅,綠,黑和白色的杯中,輕易地滿足了孩子們的要求。我們的身體就像不同顏色的杯子,我們不應該以身體上的差異作標準,要認識到存在於這些身體之內的靈是相同的。杯子的顏色雖然不同,但那甜美的飲料卻毫無差別。身體是用來執行你的職責的工具,你必須好好照顧它,但不應該過分牽掛或為了它而煩惱。為了証得永生和體驗至福,你必須超越名和相,建立對靈(Atma自性)的信念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14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58》

要淨化心靈,致力於剷除你的邪惡品質。卑鄙的人刻意把他們本身的卑鄙諉之於神,這是無明的象徵,切勿理睬那些人。對自性要有信心,否則,你便不可能對神有愛。由於現代教育制度上的缺點,人的愛心已日漸式微、仇恨不斷升級。人類忘記了真理以致陷入了危險的境地。他已經遺失了人性,而讓獸性繁殖。 真正的靈修在於消滅獸性,並且提升人性直到神性的境界。你必須先消滅獸性,否則便不可能成就神性。今天,由於自私的緣故,人已經變成衣冠禽獸了。如此,他又怎能享受到快樂呢?他只能不停地受到煩惱狂瀾的衝擊,最終慘遭滅頂。你愈愛他人,你便活得加倍快樂;你的仇恨愈深,你便活得更加痛苦。要明白:神是愛的化身,而人也一樣是愛的化身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15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59》

人必須了解意念和物質之間的關係。什麼是意念的形象?它源自何處?它的本質是什麼?它的背後有何奧秘?假使你深入去探討,你便會發現靈(自性)有三種力量:1)末那(Manas,意);菩提(Buddhi)和業(Samskar)。在此意念深邃無邊,不可描述。它可以在剎那間到達任何遙遠的地方,它的力量非筆墨可以形容。若非意念的力量,即使一件小事也不可能完成。意念不具形象,它的力量源自於靈(自性),自性是意念的源頭。所以,這內在的 「我」以意念為工具,在世間上進行種種活動。其次是菩提,它十分明亮,它能審察思量,分辨善惡而不自私。第三是業(Samskara),它的果並不完全今生受,有些來世受。業要求人「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。」人要設法去了解意念和物質之間的關係。這兩者不可能單獨存在;這是一朵玫瑰花,它相當於物質,欠缺意念你便看不見它。意念是以反應、反響和反映作基礎的。 一個正人君子便是明白意念的本質和它的效應,明白它的源頭是自性而求取「真我」的知識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16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60》

什麼是人生的目標?那就是去體驗認識根本的真理,也就是明心見性。它在你之內。你是有可能通過作為真我的反映的意識去認識它。 然而,今天,人已遺忘了自性,他在追逐短暫的世俗雜務中迷失了自己。我們必須使用菩提,因為菩提有鑑別是非的能力。以橘子為例,你剝掉苦澀的果皮,只去享受果汁,這就是菩提的作用。同樣的,菩提必須拋棄一切邪惡,而只去接納一切善。不單是人,連猴子也有鑑別力。你若給它一根香蕉,它會先剝掉香蕉皮,然後才吃果肉。人必須比猴子有更強的鑑別力。若人的行為像一頭水牛或一隻猴子,那麼,生而為人又有什麼用處?我們可以從水牛或黃牛身上得到學習。它們在草地上吃草,然後再把吃下的草反芻,慢慢咀嚼。同樣的,每當你遇到任何好的事物,立刻去接受它,不必遲疑。 過後你再去反思、消化吸收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17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61》

學生們!要維護學院的好聲譽,並且成為社會的好榜樣。這是你報答學院,給予你免費教育所理應去做的事。你不必付費而能入學,這在其他學院是不可能的事。 在這裡,教育是完全免費的,金錢有如過眼雲煙,來了之後會失去;道德來了之後會開花結果。 那麼,去培養道德吧!作為Swami的愛的受者,你的每一滴血都應該充滿感恩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18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62》

人要以功德善行來彰顯他的生命。神以胃火存在於人人之中,因此,幫助別人便是幫助你自己。同樣的,傷害他人無異於傷害你自己。不論你頂禮何人,你的頂禮必定抵達神那兒;不論你指責何人,你的指責也一樣到達神那兒。若不了解靈性是一,則無論朝聖或誦唱聖號都沒有用處。不論你用那一個名號呼喊祂,以何種形相膜拜祂,神是一。切勿忘記這一的原理。但很不幸的,人把一分割了,把它粉碎了。在繽紛的事物中努力去觀想其間的一體性吧!這才是人所必須去做的布施。把神供奉在你的心中,用雙手去服務社會。如此,不論你做的是何種服務,它們都會轉變成為膜拜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19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63》

印度有九虔誠法門,它們是:聽經、頌唱、觀想神、供奉主的蓮花足、頂禮、膜拜、作主的僕人、與主為友、向自性皈依。 法門雖然不同,但它們的目的是相同的,你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法門以抵達目標。隨著歲月的流逝,你應該一天比一天接近目標,切勿迷失方向。 切勿違反神的旨意;切勿向自私、自利低頭。自私使你與靈性遠離。 拋棄自私,為聖靈大道奉獻出你的生命。當你沿循聖靈之途邁進之際,你便被聖靈的能量充滿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20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64》

培養正見、正語、正聽聞、正思唯和正業。 這會確保你的生活完美。而你便有資格成為主恩的受者,進而成就解脫了。感覺到神是第一步;親近神是第二步;認同神是第三步;天人合一是第四步。正如河川最終匯流入海,人也必須與神合一。 海洋是河川的歸宿,那人生的目標是什麼呢?是追求世俗的享樂嗎?不是的。你可以任意享受生活上的舒適,但你應該致力於天人合一。 生命的真正目標是能夠看到神,體驗祂,最終與祂合一。 但今天,人的所作所為恰好相反,他已經忘記了神,把生命浪費在追逐世俗的享樂上。人命十分寶貴、高尚和神聖,它不應該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追逐上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21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65》

心育、靈修和宗教,彼此間並沒有差異。這裡有一個戒指,一條項鍊及一對耳環,這些都是同樣的黃金,製成的不同形狀的飾物。了解這統一的事實,何來多元性?神只有一個,雖然祂在你面前顯現於不同的形相之中。愛是萬物的根基,你是不了解愛的神聖力量的,那麼,你就施與和接受愛吧!不要為宗教而擔心,宗教只有一種,那就是愛的宗教。心育指的就是把蘊寓於人人之內的聖愛,展現出來。所以,我們說,愛是神,要活在愛之中。如果你了解這個原則,那你就不必為宗教或心育而煩擾了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22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66》

對那些說是的人,我說是;對那些說不的人,我說不;不和是,只是為你而說的,對賽來說,永遠只有是,是,是!我從不說不,我永遠活在至福中,所以,我只知道至福。我們甚至應該快樂地迎接死亡。一切都是為我們好而發生的。一旦誔生,你還能避免死亡嗎?生和死是一體兩面。我唯一的願望是:一切都要合而為一。你必須認識,蘊寓於眾生之內的自性,是一體性原理。要時常深思愛的原則,要尊敬他人,要孝順父母,這是我期盼你能做到的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23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67》

讓你的心念裝滿聖愛的光輝吧!一味追逐書本知識是無用的。你所學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,然而你竟為此而感到驕傲。你的學問與神的智慧相比,是多麼的微不足道。你是不能以學問、權力和財富來達致神性的。 唯有愛能讓你接近神,只要培育愛,你就會在每一顆原子裡體驗到祂。毫無保留地去愛神就是虔誠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24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68》

不要因你的財富、子孫和青春而引以為傲,需知:時間的浪濤隨時會把它們捲走的。喜樂是什麼?是坐在空調室之內,抑或品嚐佳餚之時?這僅是身體和心念上的喜樂,它們不屬於性靈的。 真正的喜樂是和性靈分不開的。不要怕困難,困難只是過眼雲煙;切莫沮喪,切莫猶豫,以穩定而不動搖的心去面對一切。 頭、心和手三者必須一致,這是基督徒點十字聖號的真正含義(斯瓦米點十字聖號以表示它如何涵蓋頭、心、和手)。要心中懷著神,思念著神;要行善,把每一個行動看作是神的工作。僅只提供食物和衣服給貧困者,並不是究竟的服務,究竟的服務必須有愛,永恆的愛。 一切活動都應該洋溢著愛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25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69》

今天我們慶祝耶穌的生日。據說耶穌誕生在馬槽時,三位國王被一顆星星帶到祂的出生地。事實上,他們並不是國王而是三位牧羊人。其中一位看著耶穌時便說:「這個小孩會愛神。」第二位說:「不,是神會愛他。」第三位說:「正確來說,祂本身就是神。」他們三位真正要說的依序是:要愛神就要成為祂的使者;要被神愛就要成為神的兒子;最後一句說的是要與神合而為一。耶穌說:「我與父為一。」因此所人都是神的使者,都應聖化自己。人何時才能說自己是神的兒子呢?我們要知道神無私地為了他人做了那些聖潔的行動,神的身上找不到自私:祂所做的、說的、或所想的都是為了別人。相反地,人所做的、說的、想的都是為了自己。人成了自私手中的玩偶。人只有在全然卸下自私、擁有神的特質時才可以稱自己是:「神的兒子。」要稱自己是神子,就必須要展現出神的的特質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26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70》

聖誕節每年都在百善地隆重慶祝。通常,印度教徒慶祝印度教節日,穆斯林慶祝回教節日,基督教徒慶祝基督教節日,還有其他等等,然而,只有在百善地尼樂園,不同宗教的信徒,大家歡聚一起,共同慶祝聖誕節,這才是真正的聖誕節。百善地象徵著宗教的一體性。 其他地方,人們藉此節日狂歡作樂,喝酒吃葷,但在百善地,聖誕節則在一種濃厚的神聖氣氛下慶祝。 聖誕節是一個神聖的日子(Holy day)而不是一個假日(holiday)…要盡量地拓展愛,賽的神性和聖潔是人所不能理解的。聖誕節在百善地慶祝時,我曾唱了這首歌:「愛是我的形相,真理是我的氣息,至福是我的糧食,我的生命是我的福音,擴張是我的生命,愛沒有原因,愛沒有季節,沒有生也沒有死。」若有人要你談談斯里沙迪亞賽巴巴,你就唱這首歌吧!它傳達整個信息。 告訴他,愛是祂的形相而祂的生命是祂的福音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27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71》

人身是最寶貴的,千萬不能虛擲如此神聖的生命。 既已獲得了人身,你便應該樹立起好榜樣。舞蹈員起舞時,他的心中只有舞曲的韻律。同樣的,不論你所做何事,牢記住你那固有的神性。幻象(Maya)有如舞者(Narthaki),它一直要迷惑你。為了約束這Narthaki,你把這個字顛倒過來,它便成為Kir-tha-na,這個字的意思是誦唱主的聖名。在目前的伽利時代裡,我們唯一的庇護是主的聖名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28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72》

今天,你有無窮的煩惱,諸如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失敗和家庭的問題等等。 這一切完全都是你自作自受。 它們來自你的眷戀和妄念,神不曾把它們加諸你的身上。既然你自己本身就是神,又何來施者和受者呢!只要你的妄念不淨,你是不可能成佛的。正如灰燼將火遮蓋起來,幻象(Maya)也一樣把你的實相遮蔽住。吹開灰燼便能看見火;放棄對身體的眷戀,你便會看到你的本來面目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29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73》

要保持純樸和誠懇。如果用花環裝飾寺廟和你家神台上的神像和照片,並在神台上排列貴重的用具、器皿和供品,以顯示你的虔誠的話,那簡直是浪費金錢。 這可說是一種欺詐;強加浮華、誇耀與知名度的慾望於聖靈而低貶之。我只要求心的純淨以便施恩賜福。不要在你我之間設立屏障,拉開距離,不要在你我之間置以導師-學生之關係的一般規矩,或甚至神-信徒之關系的顯著差異。我是你;你是我,這是真相。我們之間沒有差異,差異僅屬幻象。你是海浪,我是海洋。要確認這一點而擺脫拘束,顯現神性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30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74》

過度的思考、憂慮和學習是人類患病的主要原因,有一些學生不分晝夜的苦讀而失去健康。凡事要有所節制。 希臘的哲學家阿里斯多德 (Aristotle),對人類消化系統作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,而得到此結論:過多思考,有損健康,最終引起消化失調而丟了性命。賀寧醫生(Dr.Herin)從不停歇地研究心臟疾病,最​​終卻因心臟病發作而逝世。無論從事任何行業,過度的活動都有損健康,謹記人體的極限而勿操勞過度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2/31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75》

心育(Educere)包括頭腦(head)和心靈(heart)兩方面。頭腦的功能使人能讀書、寫字、工作和就業。聖潔的品質如慈悲、愛、容忍、真理、正義、公正等都是從內心發出的。這些素質並非提供謀生技能,而是使人活得更有意義。前者(頭腦)屬於Pravritti,是外在的現象知識,其本質是負面的,而後者(心靈)屬於Nivritti,是內在的和正面的。慈悲、愛、真理和容忍皆不能從書本上獲得,它們寓於人的內心,唯教育能把這些天性啟發、顯現出來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01元旦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76》

以你的靈性修持去迎接這新的一年,讓每一天變得更為神聖。放棄邪惡的習氣和淨化心靈才是慶祝元旦的真正意義。人心原本高度聖潔,而誕生為人是極為可貴之事。人為萬物之靈,要以心靈的力量,不斷向全世界散播寧靜與平安的訊息,並祝福天下蒼生幸福快樂!(Samasta Loka Sukhino Bhavantu)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02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77》

神依據一定的法則與規律來創造萬物,日出日落無不遵循天理而起作用。但是,今天,人類雖被賦與無上的智力,卻不遵照神的誡命。人類追求學問,只注重資訊傳授,而不是心靈改造。這種只承認資訊的學問,把人塑造成一台機器,一台電腦,而心靈改造卻能造就人成為創作者。今天,每個人在為電腦瘋狂,到底它能為人類帶來什麼好處 ? 現代人類沒好好的使用頭腦,連簡單的算術都依賴計算機。 其實,人類應該充分利用那台原始的「電腦」-即神所恩賜的頭腦,然而,我們卻放棄那原始的頭腦而嚮往那人造的電腦。 藝呈於外而心存乎內,人們捨心而求藝,殊不知藝出於心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03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78》

一體性即神性。世界上有千千萬萬默默耕耘的忠誠人物,他們不求名利,只想獲得斯瓦米(Swami)的恩寵。 這顯示他們以正確的精神、態度來接受斯瓦米的教導。一個人即使只實踐一項或兩項教導,他也會獲益良多。 基士拿(Krishna)在《梵歌》(Bhagavad Gita)裡宣稱:「在這世界上,我沒有什麼需求。 但是,為了人類的福樂,我還是不停的忙著。 」連神都能為人類做出無私的服務,何況是人類之於人類?當神與祂誠摯的信徒攜手並進時,成功是必然的。所以,我們應以無比堅定的信心,步上神指示的道路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04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79》

神無所不在,聲音是神的相,聲音無處不在,所以神聽到一切。光遍滿整個世界,光是神的視覺,所以神看到一切。不要局限祂於一個小框框內,神是無限的,要開濶你的視野、擴大你的愛心去愛一切衆生,體驗聖靈寓於一切眾生之內,然後你就會了悟到萬物是一體的了。繼續累積把「我」加上「你」,讓它成為「我們」,再以「我們」加上「我們」,直到我們都是「一」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05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80》

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,所謂「錢來而有所往,德來有所長。」(money comes and goes, but morality comes and grows)。 會賺錢沒有什麼了不起。往昔的帝王,統治廣大的國土,如今何在?當他們離開這個塵世時,他們可曾帶走什麼?沒有!所以,要把賺來的金錢用在人類的福祉上。別對所擁有的財富感到自大自豪。人的偉大在於犧牲,能犧牲者才是一個真正的yogi(瑜珈修行者)。只知沉浸於世俗的愉悅者是Rogi(有病的人)。 唯勇於作出犧牲者能獲得永生。 要在你們自己的家鄉服務,真誠的去執行你的任務。 培育愛心,照顧身體的健康,以便為社會服務吧!這樣神就會賜與你力量與幸福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06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81》

長者若是理想的模範,後輩就會以他們作為學習的榜樣。長者應該以身作則,在前領導、實踐及宣揚人類價值。 主席、秘書和聯絡員應該積極投入工作。唯如此,才能帶來正面的改變(tansformation ),要不然,只有不斷的接收和傳送資訊(information)而已。資訊以數量為計,而素質的改變不能以數目衡量。質才是重要的,不是量。 領袖們要經常反省,做出檢討,看看有多少人改變了而不是有多少人獲得了他們所頒發的證書。在海外,有很多工作在進行著,我們務必認清目標,向前邁進。學生們應視人類價值如其生命,雖然,家長們在開始時有點猶豫不決,但是,把孩子送進兒童心育班(Bal Vikas)後,發現孩子都有了顯著的改變。人類價值觀的宣揚落在教師的身上,他們的熱忱和關切是成功的要素。人人都應該熱愛自己的工作並以誠懇、奉獻、自律的心態全力以赴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07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82》

人的生命是極為神聖的,而人如果沒有活出他生為人的理想來,那是件羞恥的事。今天人類隨心所欲地過其生活,完全不遵守紀律。要維繫生活的正確方向,不論在哪一個領域都不可忽視紀律。正如一條河流兩旁有堤岸,沒有紀律就像無堤之河水,可能四處氾濫,淹沒土地與鄉村,造成不可言喻的痛苦和災難。如果有河堤來引導水流的方向,則河流就有利於灌溉了。同樣地,生命的河流必須局限在兩則公理的兩個堤岸。一個是“ Sraddhavan Labhate Jnanam”另一是“ Samsayatma Vinasyathi”。這兩句宣言是基士拿上主在《梵歌》中宣稱的。首句的意思是,「只有信心能讓人獲得智慧」;次句的意思是「疑惑的人會毀滅」。只要心存疑惑,人就無法成就任何事;心無疑惑而有全然的信心者他可以成就一切。人生之河奔流於這兩個堤岸之間,它最終必成功抵達目標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08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83》

人要擴大心胸來培育生命之樹,使之成長和保持活力。所以,古聖先賢經常如此禱告:“Annam Brahma, Raso Vishnu , Vak Meheswara ”這是古聖先賢們在餐前誦念的禱告。食物的精華平均分佈到身體的各部份以維持身體的力量。要保護所有肢體與感官的功能健全,就必須有健全、悅樂的心,至於這Vak (言語),就必須是真實而有意義的。所以,人生命的這三種不可或缺的素質即:身、口、意(Mano-Vak-Kayam)可被視為神性的三個層面。身體並不是個只擁有肢體與器官的肉體而已。 神賜予人這個軀體是要他來行使其「道」的責任。 心念創造出Bhavam(感覺或者思想)而後以口舌來表達言語及以肢體來操做行動。人的生命就是思、言、行的組合。 神顯彰於人,縱使很多人並不覺察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09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84》

是的,你是在尋找真理,真理 存在於每一個地方及每一個人之中。當你的家中有燈火時,你何需向鄰居借燈火呢?要在你內心培育無量的愛之光。生命之光在你之內散放光芒。如果要看到光,你不必借另一道光。要看到月亮,你不需要借助手電筒。相同的,沒有必要藉助任何亮光來體認人內在自我發光的純靈(Atma真我,真如本性)。 生命之光就是聖靈。 神說你是祂的永恆自性的一部分。每一個個人都是神的一點火花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10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85》

降服(saranagathi)涉及三個本質:一是降服的人,二是他降服的對象,三是降服的動作。如果我們以靈性之意識來小心分析:假設我們有一個人,鏡子和映像,當你拿走鏡子,映像就自動消失。所以,我們發覺三減一等於一,留下的只有人而已。相同的,prakriti(世界)就是鏡子,Jeeva(個人)就是神的映像。當世界這面鏡子被拿走之後 ,剩下的就只有一而已,那就是神,個人只是映像而已。當你的目光轉向物質世界時,你就有二元性了;當你把目光朝向內在時,你就是「一」,那即是神而已,別無其他了。其實,世界也是神的創造,所以一切都是神聖的。這神聖的就是存在於一切生命中的愛,愛就是神,要活在愛中,它無始無終,沒有極限,你無法擊碎它。 所有的靈性法門皆是愛的法門,它的目標也是愛,這愛永存於世界,因此,任何時候你都不應該放棄愛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11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86》

我已説過,你是梵天、毗紐天與自在天。父母給了你一個身體、名字,但是你的心(靈性)是神所賜予的。無人能給你這靈性,慈悲的心是天賦的。它是施而恕,毫不渴望求得任何東西。要以愛來培養一體性。人們修習種種法門如念經與靜坐。但當身體靜坐不動時,心念則四處奔馳遊蕩!在靜坐時,你的心卻靜不下來,即使是一隻小蚊子干擾你,你也要盡力撲殺牠。你應該捨棄對肉體的執著,身體是神的廟宇,神寓於其內,你切莫忘記這真相。天地萬物也是神的顯彰,古人體會到食物是梵天,心念是毗紐天,而聲音是自在天的真理,人則是這三者的結合。那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向濕婆禱告時,我們說奉獻三層身體與祂,就好像我們把聖葉 (Bilva葉)的三部份供奉給濕婆一樣,這正是降服的原理(Sarangathi)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12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87》

遠離邪惡的人和地。因為,縱使是一個虔誠信徒如羅什曼那者,也可能在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的情況下受到惡人的干擾。所以你應該避免與邪惡之人為伴,並遠離惡人出沒的地方。要明辨是非善惡,並認清何者能帶來持久的福樂,何者僅屬於短暫的享樂。要衆善奉行,要與「真我」認同,歸依之,深懷之,執著之,神就會一直伴隨著你了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13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88》

宇宙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五種元素的聚合所形成的。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種元素,宇宙就不能存在了。不論你是否能看得見,這五種元素存在於每一個地方。舉例子來說:空氣沒有形體,不可捉摸,它卻在每個一個地方存在著。同樣的,聖靈無形,不可捉摸,但祂卻無所不在。由於人知覺不到本身內在的靈性,致使他認為,他的一切成就,完全是由他所受的教育,他的聰明才智,和他的強壯體力所促成的,因此自高自大。事實上,人打從娘胎走向墳墓所踏出的每一步,神都保衛和護佑著他。沒有一個人有能力保護他自己。人之所以能保護他自己是由於聖靈的力量,和聖靈的旨意。只有聖靈才有自由意志,其他生靈則沒有自由意志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14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89》

凡神所說或所做的,完全是為了人類的福利。神無私心,即使一絲自私的痕跡也不會有。太陽從東升西落中,究竟得到了什麼好處?完全沒有。日出日落是為了人類的好處,讓人們可以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同樣的,神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人類,而不是為了祂自己的好處。誠如那羅士漢摩地所說,有一次,卡樹厘向我進言,請我不要為了拯救一位信徒而忽視健康。我回答道:「這具身體是為了信徒而來的,所以它必須去做凡是有利於信徒的事情。眷戀身體者是人,斬斷一切眷戀者是神。 對身體的眷戀是眾苦和諸煩惱的根源。既然神毫不眷戀身體,祂不會重視祂的身體上的痛楚。只要祂據有一具身體,很多事情便會發生在那具身體上;不論所發生的是什麼事情,都是以全世界的福利為目的。」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15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90》

今天,到處充斥著焦慮、不安和煩惱。靈性是治療這些社會病態的唯一良方。由於缺乏靈性,人成了沮喪和疾病的受害者。疾病是心念而不是身體的產物。心緒不寧導致沮喪;沮喪導致疾病。培養健全的體格,對神要有信心,把你所體驗到的至福與他人分享。無論發生任何事情,切勿放棄聖靈。遠離獸性,提升人性,直到你與聖靈合一。 倘若你連人類價值的重要性都不了解,試問,你又怎能了解神性呢?首先,實踐人類價值,神性便會跟著顯現。去過靈性的生活,並到全國各地去宣揚精神生活的崇高理想,進而為全世界的福祉盡力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16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91》

如果人不能睡的安寧,舒適的床、柔軟的枕頭與天花板上的風扇又有何用?同樣的,人雖賦予似床之心、似軟枕之念,及似風扇之智,但卻享受不到平和與快樂,那麼這心、念、智要來何用?我們形容心為純淨無瑕的,我們也把瀰漫於一切的屬性歸之於心念(Mano Moolam Idam Jagath)。 我們描述智慧為超凡的原則(Atheendriyam)。神賜予人這些工具以便讓人得享平和與快樂。 可惜,縱然擁有這些有價值的工具,人卻沒有享受到平和與快樂。 我們說人身難得與珍貴無比(Janthoonam Nara Janma Durlabham),但是如果你沒有適當的應用心念與智慧,而且沒有保持心的純淨,那麼你就無法體驗到平和與快樂。缺乏平和與快樂的人生簡直就不是人生了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17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92》

人認為身體是一切,而畢其一生在追求身體的舒適與方便。身體終究會敗壞。 百歲壽年雖賦予人類,但也不可想當然耳,死亡隨時會降臨,哪怕是在中年或少年。既然沒有人知道他的死期,那麼你為何要花如此大的心血,來照顧你那好像水泡似的身體呢?有幸生而為人,你應該過著一個理想的生活,並且把快樂帶給大家。 你不應該執著於身體,要視之為工具。 心念就像是風扇,只有當你把風扇轉向你的方向,你才能感受到涼風;同樣的,只有當你把心念轉向神,你才能體驗至福的涼風。但是,如果你把心念轉向塵世,而說你無法體驗至福,那只好責怪你自己了。你要把心念轉向神,而非轉向身體。為身體的舒適所做出的一切努力,都是白費的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18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93》

你無法在外面的世界感受到平和,因為它在你的內心。所以,要往內心去尋找。心是一直充滿著平和、愛與至福的。它是慈悲、仁愛、容忍等一切聖潔品質的基石。凡從你心中散發出來的都是聖潔的。身體則是所有六大惡劣品質:慾望、嗔恨、貪婪、驕慢、執著與忌妒的根。所以,切莫執著於身體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19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94》

信心是靈修之始。佛陀誕生在印度這塊神聖的土地上,他向全世界宣布:非暴力乃最崇高的法。他嘗試過好幾年苦行,見過很多高靈,聆聽過許多講道,也研讀過種種經典,但這一切都不能使他信服。 一個有志於至福者,他要如何才能證得此至福呢?有了信心,愛便會到來;有了愛,寧靜便會到來;有了寧靜,真理便會到來;有了真理,神性便彰顯出來;彰顯神性,便是至福。 靈修的道路以信心作開始,以至福為終結。至福不可能從世間的人物或事物之享樂中獲得。唯有恰當地使用五種感官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人才有可能體驗到至福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20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95》

人的生命是非常神聖而珍貴的,心念、智慧與感官只是工具而已。 但是你卻不竭盡所能去了解這一點,你只是嘗試去了解這些工具的本質,而不是真我原則,也就是生命最原始的根基。只有當你明白這真我原則,你才能聖化你的生命。 為了聖化生命,人們修習種種法門,但是,如果沒有純淨的心,一切的修習都是徒然的。首先,要淨化你的心,不要讓慾望、忿怒和貪婪等邪惡的感覺有立足的餘地,在靈修法門上,這三者是最大的敵人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21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96》

今天每個人都想快樂,卻不明白快樂的真實意義。真正的快樂是要成為沒有慾望的人,因為,慾望是痛苦和煩惱的起因。富有者雖然不缺乏金錢、食物及其他物質上的舒適,但是他仍然缺乏平和與快樂。 物質雖然可以供應身體的舒適,卻不能供應精神上的平和。金錢可能讓你享有名譽,但可不是尊敬。你可以僱用眾多僕人,但他們不是朋友,他們的服務全是被動的而非出於愛。你只有一位真正的朋友,祂時刻與你同在,在你之內,你的周圍,祂就是神。水槽內只要有水,上千隻的青蛙就會聚集在那;一旦水槽乾枯了,一隻青蛙的影踪也難以尋覓。 相同的,當你有錢、有權有勢時,每個人都表現得像你的朋友,但是一旦你失勢、落魄,你所謂的朋友將會拋棄你,連一聲再見都懶得跟你說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22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97》

對任何人都切莫心存憎恨。開始去愛那些甚至曾經辱罵過你的人,因為,只有藉著愛,你才能改變他人。人們刺耳的言語使你痛苦,但在你越來越愛他們時,你的痛苦也就越來越減少了。苛刻的話語就像刺入人心的利箭,無藥可以治愈語言所造成的傷口。被語言的利箭刺傷時,你要以充滿愛的,溫和而親切的語言回報。這是最好的良方,它立即解除苦痛,任何不治之症都可以用愛來治癒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23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98》

大家都是永生的子女,是至福的化身。 奧義書上說,人是 Ananda Pipasi(至福的渴求者)。既然他是從至福中脫穎而出的,他就得回歸他的源頭。就像魚群在水中出生,就一直要回到水中去,人也一樣,從至福中出生,不論他身在何處,及在從事何事,他永遠都在渴求至福悅。不回到源頭,人就無法平靜下來。人一直都無法平靜,因為他無法在世間找到至福。那就是為何《梵歌》裡說,Anithyam Asukham Lokam , Imam Prapya Bhajasve Maam,(既然擁有這短暫而無樂趣的人生,就時時刻刻膜拜我吧)。你可以忙碌於你每天的日常生活;你並不需要放棄你的工作與事業,但是,要時時刻刻牢記著神,只有如此,你才能享有寧靜、祥和與歡樂。 在嚐過蜜糖後,你可以說它是苦澀的嗎?事實上你並不曾體驗過至福。 一旦你體驗過神聖的至福,你就再也不會渴求世俗的快樂了。所以,要嘗試體驗在你內在的至福,它是你的源頭,是你的呼吸,是你的生命。至福與神同在,你要求取圓滿成功,要超凡入聖並且歡享神聖的至福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24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299》

Hiranyagarbha(金卵)的原則寓於人人之內。 Hiranya的意思是黃金。當黃金與其他金屬如銅、銀、黃銅混合時,它就失去原來的光澤、價值與特性,於是這混合的金屬就很難辨認出它是金、銀、黃銅或銅了。同樣的,當人的心(Hiranmaya)與感官慾望(Vishaya Vasanas)結合時,它就會失去光彩、價值和本來面目了。結果,它使得我們不能確定一個人是真正的人或獸或魔或鬼。今天,人們的心裡沒有愛,欠缺愛的生命即是魔鬼的生命。擁有魔或鬼或獸的品質,這種人能被稱為人嗎?由於不了解真理、正義、和平與愛的康莊大道,人正過著妖魔似的生活。神並沒有創造任何妖魔鬼怪;妖魔鬼怪是人的創造物。
2020紀念斯里沙迪亞賽巴巴合一活動

1/25 《斯里沙迪亞賽巴巴語錄-300》

吠檀多宣稱:「認識你自己。」凡沿循Pravritti Marga(向外之道)者只對收集他人的資訊及行踪深感興趣。他不停地向人問道:「你是誰?」、「你從哪兒來?」等。凡步上 Nivritti Marga(向內之道)者則會向內探視並自問:「我是誰?」、「我從哪兒來?」NivrittiMarga是正面的而Pravritti Marga在本質上是負面的。若你心中充塞著負面的感受,你怎能期盼正面的效果呢?相由心生,外在是內在的反映。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;吃了芒果,打嗝時怎會吐出黃瓜之氣呢?因此,要獲得正面的效應,內心就必須充滿正面的感覺和情懷。愛、祥和、慈悲皆發自內心,並且在本質上是正面的。所有負面的思想皆是頭腦的產物。